目录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系统集成与应用整合及其成效李薇;孙洪林;1-3
基于高分三号影像的洪水淹没水深监测郏建;邱梦凌;贾学松;李凤生;徐静保;4-8
近10年三峡库区极端降水时空特征分析张勇;周媛;姚赫;张歆;林庆明;孙驷阳;9-13
基于国家生态功能区的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站点布局合理性评价曹文华;尚永泽;李成龙;牛勇;14-19
黄河三角洲遥感监测时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研究陈济民;王海洋;陈建斌;朱炯;李胜阳;20-23
长江流域水土流失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顾朝军;朱永清;黄立文;孙奇石;陈逸方;24-29
PIE-Earth二三维一体化引擎在智慧水库中的应用左涛;刘恒;韩冲;杨晓东;王卓;30-32
基于自媒体建立新型防汛抗旱减灾宣传平台的探索孙靖智;33-35
基于地表覆盖类型的山区点云滤波方法研究周威;石永恩;李启涛;李自斌;冯国正;36-39
黄河现行入海流路变化遥感监测与分析陈亮;王海洋;陈健斌;李胜阳;卢欣;40-42
土石山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遥感监测与应用胡红;于磊;43-46
2021-2022年度凌汛期黄河下游未流凌成因分析郭卫宁;范国庆;47-50
同马大堤皖河段砂基堤防防洪隐患与治理探析何茜;51-54
无人机航空遥感在拦沙坝拦沙能力评估中的应用研究董亚维;曹雪峰;左强;李志华;55-59
遥感数据云平台在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中的应用吴秉校;顾祝军;扶卿华;刘超群;曾麦脉;王晓刚;陈谢宁;吴家晟;林带娣;廖广慧;林权满;罗成;刘亚飞;60-64
以白鹤滩水电站工程为例谈遥感技术在水土保持监测的应用张歆;张澍;65-68
渭河洪水遥感监测应用许志辉;69-72
航空摄影技术在黄河滩区管理中的应用实践——以砖窑场调查为例李燕燕;许志辉;73-75
2022年松花江流域蓄滞洪区启用条件研究尹雄锐;方书义;王晓妮;76-78
北京市菜食河暴雨洪水调查及对策研究国铭;张延;徐晨曦;刘颖;79-82
江西南昌市洪涝灾害风险研判及对策建议刘鑫;83-85
山东菏泽黄河“四预”措施与智慧黄河建设探讨王国强;刘晓伟;86-88
广州增城区派潭镇“2022.6.14”洪水调研分析陈刚;89-93
宁夏银川引黄灌区水稻遥感解译方法研究许志辉;刘道芳;94-98
江苏苏州吴江区2021年防汛工作实践与探索吴家玮;孔岭蓉;99-101
甘肃陇东地区规范化河道采砂厂建设运营最优指标体系研究及应用建议宋永锋;刘铠源;毛泽秦;102-105
空天地一体化遥感在防洪工程修复督查中的应用研究王成;夏婧;尹莉莉;106-109
华北地区补水河湖遥感监测与应用王旭;查晨峰;陈德清;崔倩;110-115
安徽天长市中小河流治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陈静;俞建河;梁松;116-119
洪涝灾害应急抢险队伍建设初探黄金池;120-123
浙江省东苕溪流域“烟花”台风洪水防御实践与思考蔡红娟;叶国平;124-126
城市洪涝灾害风险评估研究进展舒亮亮;何小赛;127-132
黄河机械化抢险设备选择及组合的原则与方法张迎;133-135
山西省松塔水库防洪效益分析苗杰;136-139
打造“四位一体”复合型黄河生态廊道探析芦卫国;张克亮;卢为民;王军杰;140-143
安徽省沱湖水生态治理与修复策略研究郭志阳;144-147
唐徕渠满达桥节制闸保护改造与水文化融合建设实践陶东;牛晓丽;马志峰;148-150
调水调沙对黄河入海口垦利段影响效果分析研究李美玉;李兆瑞;151-154
海河流域南水北调东线受水区水安全保障思考与建议任涵璐;韩云鹏;155-158
江苏宿迁市浅层地下水水质评价分析朱小亮;王绪;孙荣艳;秦朗;苗赛;159-162
贵州省西秀区油菜河流域防洪排涝问题探讨胡涌泉;163-166
山东省玉符河流域设计洪水推算研究张玮;167-171
前置双排U形板桩结构模式的应用谈维汉;刘鹏;172-175
河北省桃林口水库2021年防洪调度实践王东君;高金燕;176-178
引水型水库叶绿素a对水龄响应的模拟研究刘莉;程香菊;肖舒元;庄美琪;179-186
复杂工程群调度下平原河网城市洪涝智能调度预案集研究与应用乌景秀 ;刘国庆 ;范子武 ;杨帆 ;舒持恺 ;187-191
“天地一体化”动态监管技术在河湖“清四乱”中的应用高俊;边泽鹏;192-195
无人机在供水巡查及防汛指挥调度中的应用李美玉;196-198
水库溃坝对下游大型调水工程的影响分析姜晓明;张丹;张大伟;何晓燕;王帆;任明磊;王刚;199-202
基于最邻近和元启发式算法的单位线实时优选王帆 ;姜晓明 ;张大伟 ;王玮琦 ;毕吴瑕 ;林文青 ;203-207
河北省应急防汛物资储备的思考与探讨葛志民;208-211
山东滨州市水旱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思考王帅奇;朱文超;张红梅;212-214
石家庄市2022年雨水工情及防汛抗旱工作情况王勇军;215-218
长江安徽段2020年水旱灾害防御实践与思考杨山;219-222